“智慧拉索”守护桥梁安全,智能家电畅销海内外,除雪重器驰骋全球冰雪场……广西柳州市柳江区紧抓共建“一带一路”机遇,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以特色产业为纽带,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深化开放合作,“柳江智造”正加速走向世界。

10月21日,“向世界‘链’接柳江——2025年境外媒体探访‘一带一路’产业出海采风活动”在广西柳州市柳江区启动。图为启动仪式现场。陈冠言 摄

10月21日,“向世界‘链’接柳江——2025年境外媒体探访‘一带一路’产业出海采风活动”启动,来自美国、意大利、瑞典、阿根廷、巴基斯坦、爱尔兰、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等国家的20余家境外媒体记者和正能量网络媒体达人走进柳江,通过实地探访、产业对话等,全方位感受当地开放发展新成果。

柳州是中国西南工业重镇,柳江区制造产业基础深厚,是广西非公经济最发达的县域之一,目前已形成以汽车及零部件、机械制造、食品加工为三大支柱产业,以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智能家电及电子信息为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建材、预应力为两大传统产业的“332”产业体系。

图为媒体记者参观位于柳州市柳江区新兴工业园的广西美申园食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陈冠言摄

近年来,柳州市以一碗螺蛳粉“嗦”出百亿产业,吸引着全球目光。走进位于柳江区新兴工业园的广西美申园食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车间内机器轰鸣,工人们身着统一制服,熟练地进行配料、包装、质检等工序。

据广西美申园食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该集团旗下拥有三座现代化生产工厂及多家子公司,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柳州市农业重点龙头企业、行业重点企业等多项荣誉。企业积极拓宽国际市场,产品远销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加拿大等国家。

图为媒体记者参观柳州市志格空调有限公司生产线。陈冠言摄

柳州市志格空调有限公司于2024年1月签约落户柳江区。目前,企业拥有4条国内行业领先的全自动智能化总装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到300余万套。据企业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1月至9月,该企业完成产值4.5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07.6%,产品远销南美、东欧、非洲及东南亚等40余个国家及地区。

在柳江区新兴工业园,中国重汽集团柳州运力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车间内,三合一除雪车整齐排列。这些“柳江产”除雪车搭载1100马力以上双发动机,集推雪、扫雪、吹雪功能于一体,每小时5万立方米的吹风量可保障机场跑道冬季安全起降,即便在海拔5000米以上、零下40℃极寒环境中仍能稳定作业。

作为深耕装备制造30余年的行业骨干,中国重汽集团柳州运力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已拥有200项专利。目前,企业研发团队正积极推进智能驾驶除雪车研发,并在底盘及整车线控、环境感知、智能算法等关键领域取得新突破。今年1月至8月,企业完成产值5.65亿元,同比增长167.86%,增速领跑行业。

图为媒体记者参观柳州桂桥缆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陈冠言摄

同样位于柳江区新兴工业园的柳州桂桥缆索有限公司是中国国内较早专业生产桥梁拉索的企业之一。该公司研发的“智慧拉索”系统,通过“感知—传输—云端”三层协同架构,为桥梁结构安全提供全天候、全方位智能守护。

据柳州桂桥缆索有限公司董事长苏桥介绍,该企业拥有40余项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建成了年产万吨的现代化缆索生产线,并配套先进的环保设施。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外重大桥梁工程,还远销日本、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巴西、科特迪瓦等国家。  

“我们参与了越南的6个工程项目,近期正在为越南的工程项目进行排单生产。”苏桥说,下一步,企业将重点布局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欧美国家市场。“我们计划进一步完善硬件设施,扩建二期厂房。二期扩建后缆索生产线将达到450米。等扩建完成,全世界八成至九成项目的缆索我们都可以生产。”

图为柳州龙工场跨境电商产业园。柳江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作为柳江区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广西华芯数智科技有限公司计划在柳江区投资约63.9亿元,建设400亩的智能渔业装备制造基地和1600亩的人工智能(AI)设施渔业养殖示范基地,推动柳江渔业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跃升。其中,智能渔业产业链生产制造基地专注于智能渔业装备的研发和生产,力求为整个渔业产业链提供高质量、智能化的产品,填补区域内智能渔业装备生产的空白。

乘风破浪,向海图强。随着“柳江智造”出海步伐不断加快,柳江区在高质量发展的蓝图上勾勒出澎湃动能。中共柳江区委书记玉秋静表示,柳江区聚力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培育广西康明斯、重汽运力、花红药业等知名品牌,成功引进知名电商平台——柳州龙工场跨境电商产业园,作为本地企业“出海”的数字化高速通道和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市场的前沿支点,有效激活外贸新动能,“走出去”的路径日益宽广坚实。(完)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