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南华早报》24日报道称,东京大学化学教授尚睿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归国,加盟西湖大学。届时,他将在该校筹建一个全新的实验室,专注于可持续催化和功能分子领域的研究。
东京大学官网信息显示,尚睿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合成有机化学、催化、材料科学及太阳能电池等领域,目前的研究方向为基于可持续催化的有机合成化学以及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开发。
报道称,尚睿选择回国,正逢大批科研人才回流中国的热潮。随着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缩减科研与高等教育投入,许多研究人员将目光投向中国,将之视为国际学术发展的新热土,尤其是在化学和材料科学等中国已具备全球领先优势的领域,归国科研力量不断壮大。

尚睿(右) 北海道大学官网
综合中村荣一实验室官网介绍,出生于1987年的尚睿,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完成了本科和博士阶段的学习,随后前往东京大学继续其学术生涯,师承国际著名有机化学家中村荣一。2020年,他晋升为东京大学副教授,并于去年升任特任教授,主持了多项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和日本学术振兴机构(JST)的研究基金项目。
报道称,尚睿的研究兴趣涵盖广泛的催化反应,致力于开发具有商业潜力的高性能电子材料。他设计了用于合成功能性电子材料的铁催化反应,通过创新反应制备新型聚合物和小分子有机半导体材料。这些材料已成功应用于光探测器和有机太阳能电池等设备中。
尚睿还率先提出了基于激发态电子给体-受体复合物的光氧化还原催化概念,引入了激发态钯催化的理念。最近,他设计并开发了一系列价格低廉、易于获取的光催化剂,用于功能性电子材料的光化学合成。这些研究成果都已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旗舰大子刊《自然-催化》(Nature Catalysis)、《美国化学会志》(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和《科学》等(Science)。
尚睿和中村荣一团队成功开发了一种新型铁催化C-H氮杂环化反应的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2024年7月9日的《自然-合成》期刊(Nature Synthesis)。
报道称,尚睿在学术界具有较高的地位,过去三年来荣获多个颇具声望的奖项,其中包括日本化学会颁发的青年化学家奖,以及德国著名Thieme学术出版集团颁布的2023年年度Thieme化学期刊奖(Thieme Chemistry Journals Award)。
2022年,尚睿入选为有机合成反应数据库“合成科学”(Science of Synthesis)的早期职业咨询委员会(ECAB)成员。同年,尚睿获得瑞士化学会于第55届布尔根施托克会议授予的青年科学家参与奖学金(JSP fellowship)。根据官网名单,他是唯一入选的亚洲学者。
尚睿同时担任国际知名期刊《有机化学前沿》(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和《中国科学化学》(Science China Chemistry)月刊的副主编,以及在发光材料领域享有盛誉的国际性学术期刊《发光杂志》(Journal of Luminescence)的栏目编辑。
除了在学术领域的贡献,尚睿还与日本的三菱化学、花王等大型企业,以及中国国内的几家公司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这些合作推动了具有独特结构的共轭功能材料的开发,以及新型有机电子材料的推进,并在日本获得了多项专利。
《南华早报》报道称,西湖大学已证实尚睿今年回国的计划。
西湖大学于2018年获批成立,是新中国第一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成为一所获得国际认可的大学。
西湖大学首任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曾公开表示,要为国家的人才储备做出贡献。据其透露,该校面向全球开展学术人才招聘,最初收到的约五千份申请,其中95%以上来自海外。
根据西湖大学官网信息,该校已从全球范围内招聘了246名博士生导师,涵盖理科、工科、生命科学、医学等领域的顶尖学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