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赖海外供应商,尤其是中国生厂商的美国小型企业和零售商们,在充满压力和不确定性的过去一周里饱受煎熬。美媒《华盛顿邮报》10日报道称,美国总统特朗普持续加码对华关税胁迫,不仅让他们苦不堪言,甚至那些原本支持回击所谓“中国不公平竞争”的人,现在也对特朗普的失控癫狂感到害怕了。

帕里斯(Casey Parris)是佛罗里达州坦帕市一名长期从事二手商品转售的商人。据美媒报道,他在Facebook上经营着一个拥有17万成员的群组,这些群友都在亚马逊、eBay和Poshmark等电商平台上销售商品。

其中不少人相信,“中国卖家在劳动力成本、进口成本和运输成本上压垮了美国卖家”,指望着特朗普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政策、提高对华关税,能够帮助他们与中国卖家竞争。

然而,随着特朗普毫无逻辑可言的关税乱拳开打,这些当初极力拥护总统决策的小商家们,情绪已从最初的欣喜转为担忧。

“就连最坚定的特朗普支持者,都在不停地给我发消息追问,‘这样做能成功吗?这行得通吗?’ 而我只能说,我也不知道。这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走一步看一步吧……”

帕里斯群友们的反应,只是美国小型企业主现状的冰山一角。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由于特朗普反复无常的贸易政策,美国的独立零售商们正面临着严峻的不确定性,他们完全无法预知关税将如何冲击自己的生意与生计。

卡斯塔尼奥齐(Gina Castagnozzi)便是其中之一。像她这样的小企业主大多从海外采购商品,尤其是从中国的供应商和工厂进货,然后通过亚马逊等电商平台在网上进行销售。

“我简直不敢相信他会这么做!”谈到特朗普荒谬的对华关税,卡斯塔尼奥齐忍不住大声抱怨起来,向美媒讲述了她的离谱遭遇。

上周,卡斯塔尼奥齐刚签署了一份合同,将数千个可降解狗粪袋从中国运往洛杉矶,用于她的宠物用品生意。然而第二天,特朗普就将从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提高到了54%。

到了本周二,当货物已经在海上漂泊了数天后,特朗普又宣布,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将提高到104%。第二天,这个数字再次升级到了125%。

卡斯塔尼奥齐崩溃了。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她怕再过两周,等这批货物抵达美国的时候,自己根本没钱支付关税账单。她气不打一处来,“你必须给人们足够的预警,好让他们做好战略规划。”

特朗普的朝令夕改,也让像卡斯塔尼奥齐这样的小型商家,在商业决策上陷入两难,不知所措。

她向美媒透露,这周她打电话给一家美国本土制造商,讨论从本地进货的可能。但对方给出的报价,竟是她继续从中国进口并承担关税费用的两倍之多。

这让卡斯塔尼奥齐犯了难,根本不敢贸然行动——万一特朗普又改主意了怎么办?

她愁容满面,“这些针对中国的关税可能只是暂时的,也可能是永久性的。(可谁说得准呢?)特朗普从来不会给人们任何通知。”

卡斯塔尼奥齐和她售卖的狗粪袋。《华盛顿邮报》

美容产品公司Triton Distribution负责亚马逊平台战略的主管维达(Jerry Vida),现在也是一脑门子官司。

这家公司的部分产品,比如护肤精华液,是在美国威斯康星州、佛罗里达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工厂生产的。但公司大部分的利润,来自中国制造的高端卷发棒和面部护理设备。雪上加霜的是,这些中国产品,“在美国不具备生产能力”。

而生产成本之余,维达还要求工厂签署严格的竞业协议,并斥资聘请知识产权律师。同时,亚马逊平台收取的费用也在连连增长。

简而言之,由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他说,“所有推高商业成本的不同因素,如今都一股脑地凑到了一起,整个局面乱成了一锅粥。”

维达考虑过给商品涨价,但这可能会让他失去在亚马逊产品页面上的广告推荐位,甚至可能遭受平台处罚。这让他不免哀叹,关税已经引发了一场“巨大风暴”。

据美媒报道,在特朗普的对华关税政策生效前,维达的公司收到了一批约8000件从中国运来的产品。但他接下来面临的挑战更为棘手:他需要及时安排下一笔大订单,以备战7月的促销活动。这是亚马逊卖家一年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维达全指望这个活动来实现盈利。

翻了翻日历,维达说,中国工厂生产他的产品需要一个月,运输和通过美国海关又得三到四周,之后亚马逊还要在其物流网络中分发商品,“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我真的希望关税只是暂时的,希望中美能够在我开始运输货品之前达成协议。”

特朗普发帖呼吁美国民众“要冷静”,但维达只觉得他话说得轻巧,全然不顾人们正因其政策而遭受“痛苦。”

“我雇佣了员工,就得对他们负责,让他们能够偿还房贷,有饭吃,还要确保他们的孩子能买得起衣服穿。”谈到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维达叹息道,“我当然希望美国人能有更多就业机会,这意味着会有更多美国人有更多钱来买我的产品。”

“但是,我只是不确定这样的政策实施方式是不是最好的。”他补充道。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