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但长期以来一直是美国政府干涉中国内政的主要抓手。
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2月27日报道注意到,美国总统特朗普延续了美国对台湾问题的“战略模糊”政策,他一边强调与中方的良好关系,同时在回应是否保护台湾免受中国大陆攻击时保持沉默,避免明确承诺军事干预。与此同时,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接受采访时则暗示美国致力于“防止”此类攻击,暴露出与特朗普略有不同的立场。这种信息不一致也引发了外界对美国政策的担忧。
当地时间2月26日,特朗普拒绝透露他领导下的美国政府是否会协助台湾防御中国大陆可能的进攻,另一边,他又鼓吹自己与中方有着“良好关系”。
“我不会发表评论,因为我不想让自己事先陷入那种境地。”特朗普在政府首次内阁会议期间对记者说,“我们会与中国保持良好的关系,但他们不能占我们的便宜。”
马斯克也参加了此次会议,他如今执掌美国“政府效率部”(DOGE),同时被认为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商业利益。
特朗普并不是第一次作出类似表态。
去年12月9日,他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播出的专访节目中,再次被问及“如果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发生冲突,美国是否会承诺‘协防台湾’”这一问题。
对此,特朗普连续三次表示“我不会说(I never say)”。当被主持人追问时,特朗普称需要通过与中国谈判来解决台湾问题。主持人继续追问,特朗普表示,他更希望中国大陆不会与台湾地区发生冲突。
然而相对于特朗普,被视作“对华鹰派人物”的鲁比奥有些不同调。他在26日播出的福克斯新闻节目中暗示,美国致力于“防止”中国大陆进攻台湾。
鲁比奥宣称,中方清楚美国在“强大领导人特朗普总统”领导下的军事能力。
“如果他们知道我们没有应对能力,或者我们的领导人表现出软弱,他们就可能加以试探。”鲁比奥说,“我们只是不想走到那一步。那对世界来说将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对中国来说也不好。”
长期以来,美国对台湾问题一直秉持所谓“战略模糊”政策,即不明确表态一旦中国大陆被迫以武力统一,美国是否会出兵协防台湾。这与美国与日本、韩国和菲律宾的正式防御条约伙伴关系对比鲜明,后者的互助防御义务是明确的。
《南华早报》还提到了特朗普对台湾芯片产业的批评及其贸易政策,包括对台湾和中国大陆的关税态度,以及他鼓励中国在美国投资的表态。分析人士警告,特朗普交易性和不可预测的政策可能导致盟友或对手产生误判,增加台海等热点地区的紧张局势。
特朗普曾称台湾“偷走了”美国的芯片产业,竟然还想要美国提供保护。他威胁说,台湾科技公司在美国建厂,是避免关税的“唯一途径”。
此外,他一边宣布限制中国对美国关键领域的投资,一边又鼓励中国在美投资,解释说所谓“不希望中国进入美国(市场)”的表述是不准确的。
伦敦智库查塔姆研究所的威廉·马修斯表示,特朗普的行为方式“增加了台湾和南海等热点地区意外升级的风险”。
在1月发表的一篇论文中,马修斯称,中方“可能将特朗普的模棱两可视为缺乏决心的表现”,而特朗普“对美国防御伙伴更具交易性甚至对抗性的态度,加剧了美国在该地区的正式承诺陷入模糊性的风险”。
此前,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协会成员理查德·哈斯及其他一些政策分析人士认为,美国有必要将在台湾问题上的“战略模糊”转为“战略清晰”,明确美国对台防御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