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坛围绕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的斗争还在持续。而在双方博弈的过程中,中国和俄罗斯又“躺枪”了。有美国政客宣称,裁撤美国国际开发署标志着“美国的撤退”,特朗普政府和马斯克的行为无异于给中俄“送大礼”。

香港《南华早报》2月11日评论称,这一事件正在考验美国两党在对华政策上的共识。

特朗普再次上台后大举整顿联邦政府,要求美国所有对外援助暂停90天,同时将矛头指向美国国际开发署。连日来,在特朗普和马斯克的轮番攻击下,该机构前途未卜。

美国国际开发署是美国主要对外援助机构,最初于1961年由约翰·肯尼迪总统通过行政命令成立,目的是巩固美国对外援助项目、扩大美国软实力并制衡苏联的影响力。1998年,美国国会通过立法确认美国国际开发署成为一个独立机构,并在美国国务院的政策指导下运作。

报道称,随着冷战的结束,无论是美国左翼还是右翼,都越来越多地以对抗中国影响力为由支持继续向该机构提供资金。2022年,时任佛罗里达州联邦参议员的鲁比奥在给时任总统拜登的信中宣称,资助美国国际开发署有助于“抗衡中国不断扩大的全球影响力”。

当地时间2025年2月5日,美国国际开发署全球雇员被勒令“行政休假”后,民众在国会大厦附近集会抗议。 东方IC

上周,已经是美国国务卿的鲁比奥被任命为美国国际开发署代理署长,他指责该机构领导层“不服从命令”。

3日接受美国福克斯新闻采访时,鲁比奥被问及是否担心中国在美国暂停对外援助期间填补这一真空,他回应称:“即便他们(中国)这么做了,我们为什么要资助违背我们国家利益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与马斯克设想的完全关闭美国国际开发署不同,鲁比奥此前表示,正考虑重组该机构。

《南华早报》称,和鲁比奥一样,面对美国国际开发署遭遇的攻击,共和党议员,包括长期对华鹰派人士同样反对缩减该机构就是向中国让步的说法。

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爱达荷州共和党联邦参议员吉姆·里施(Jim Risch)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他支持特朗普政府为更好地服务于美国国家安全利益而改革和重组美国国际开发署的努力。他补充说,自1998年美国国会批准该机构独立以来,几乎每届政府都提出过将该机构与美国国务院合并的想法。

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密西西比州共和党联邦参议员罗杰·威克(Roger Wicker)承认,美国国际开发署是抵御中国影响力的“堡垒”,但表示支持对该机构进行审查。

威克上周宣称,他一直认为美国国际开发署是美国应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方式,但任何与中国援助力度相匹配的美国援助计划“都要按照美国决策者决定的方式进行”。

另一边,民主党人上周走上街头,抗议大幅裁撤美国国际开发署。当地时间2月5日,特拉华州民主党联邦参议员克里斯·库恩斯(Chris Coons)对在华盛顿对抗议人群表示,裁撤美国国际开发署标志着“美国的撤退”。

“毫无疑问,埃隆·马斯克试图解散国际开发署是给中国的一份礼物,这是给俄罗斯的一份礼物,也是给我们在世界各地的对手的一份礼物。”库恩斯称。

报道指出,美国国会众议院“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是国会两党合作最为密切的机构之一,但对于裁撤美国国际开发署一事,其内部的分歧也显而易见。该委员会一名共和党代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委员会“完全信任”鲁比奥能够“有效处理关键的人权和发展问题”。

而“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的资深民主党众议员拉贾·克里希纳莫蒂(Raja Krishnamoorthi)则明确反对缩减美国国际开发署的规模,并声称,即便暂时中止该机构的工作,也会危及美国的国家安全,因为中国会“趁虚而入”,获得更大的影响力。

克里希纳莫蒂宣称,对美国国际开发署的攻击不仅是“非法的”,而且是“让美国把全球领导地位拱手让给中国”,这正是“中国想要的”。

在非政府组织国际危机组织(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美中关系高级研究员阿里·怀恩(Ali Wyne)看来,对于美国国际开发署的问题,共和党人并不愿与特朗普公开决裂。

怀恩表示,有关对外援助的争论显示的另一个迹象是,围绕美国对华政策“达成共识”的假设是存在误导的,“在共和党和民主党内部,就华盛顿应该追求的目标和应该采取的对华战略存在激烈的争论。”

尽管特朗普和马斯克正在推动关闭美国国际开发署,但分析指出,总统是否有权单方面关闭国会批准设立的机构还未可知。

上周五,就在特朗普政府准备让美国国际开发署的数千名员工“无限期休假”之际,一名联邦法官发布了一项临时限制令,要求特朗普政府暂停让至少2200名该机构员工进入“行政休假”的计划,并恢复其他500名已被“休假”员工的工作。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