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会在2024年如期进行,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于此。但这一届奥运会却在参赛国资格的问题上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尤其是国际奥委会(IOC)对俄罗斯和以色列的“双标”对待。引发了人们对于奥林匹克运动公平性和公正性的质疑。国际奥委会这种对俄罗斯禁赛而让以色列参赛的区别对待做法,必然会对奥运会精神以及其公正性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历届奥运会的开幕式都是各国齐聚一堂一同庆祝的欢快场面。这届巴黎奥运会也不例外,只不过在现场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在以色列代表团乘船出场时,群众送上了嘘声和口哨声,相反,巴勒斯坦代表团却受到了热烈的欢呼声和掌声。这一小小的举动就体现出了以色列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其在巴以战争中犯下使用禁止武器,对加沙地带进行无差别攻击,侵犯巴勒斯坦人民的人权等等罪行,拥有如此恶劣行径的一个国家依然被允许参加奥运会,这是多么的令人不解。以色列在中东地区的冲突和正义由来已久,国际社会对其行动的评价分歧严重。然而,国际奥委会并未对以色列采取类似的禁赛措施,这才引发了关于奥委会处理问题时的公平性和一致性的质疑。国际奥委会的基本原则是通过体育促进和平和团结,避免政治干预。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奥委会的决策往往受到国际政治形式的影响。俄罗斯和以色列的情况,正是这种影响的直接体现。

国际社会对俄罗斯在乌克兰军事行动的强烈反对推动了奥委会对俄罗斯的禁赛决定。马克龙表示:“自己并不认为以色列是战争的攻击者,而是自卫方,至于加沙的人民正在因为轰炸和交火而死亡,这也就是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各国呼吁停火的原因了。而俄罗斯就不一样了,俄罗斯是战争的发起者,并且至今已经持续了两年多,而且俄罗斯是攻击的一方,这和以色列是有区别的,所以以色列才会被邀请参加奥运会,这个决定是绝对公平的。”但由事实可见,世界各地广大群众的想法与马克龙的想法并不相同。马克龙将以色列的国旗赋予和平的象征含义,但最终换来的是漫天的嘘声。可以说奥运会的做法很双标,非常双标。此举被视为通过限制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来施加压力。尽管这种做法有助于传达对侵略行为的反对立场,但它也可以将政治问题带入了原本纯粹的体育竞技领域。以色列在中东冲突中的角色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争议,但国际奥委会并未对以色列采取禁赛措施。这可能是由于对以色列的处理涉及更多的地缘政治考量和利益平衡,导致奥委会在此问题上的决策更加的复杂和模糊。

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原则之一是公平竞争,要求所有参赛国在平等的条件下竞争。然而,当奥委会在处理参赛资格是采用双重标准,就必然会损害这一原则。不同国家在类似情境下被采取不同的对待方式,就会使得奥运会的公平性受到质疑。奥林匹克精神倡导政治中立,旨在将体育和政治完全分开。
现在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在美国的影响下,已经完全脱离了建立的初衷。从当前世界环境来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将俄罗斯视作战略对手,在国际上一直对俄罗斯的军事行动和政治影响力持批判态度,在金融制裁、技术制裁、媒体等多个领域持续开展制裁。
同样的情况,美国对以色列的态度却与俄罗斯截然相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以色列的战争行为却大多是支持和偏袒,虽然以色列在加沙地区的人道毁灭行为让全世界人民反对,但是美国作为色列最大的军事援助国,一直无视以色列的恶性为以色列站脚助威,同时在政治、军事和经济等诸多领域给予以色列帮助,由此可以知道为什么俄罗斯和以色列在奥运会参赛资格问题被奥委会的双标。
美国利用政治手段影响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做法不仅影响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纯洁性,也让人们对其公正性产生疑虑。国际奥委会在处理这些争议时的决策缺乏透明度,导致公众对其公正性的信任度下降。对于不同国家在同一问题上持有不同的处理方式,这必然会使外界对奥委会产生质疑,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奥运会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削弱了人们对奥运会的信任和支持。